首页 接线图文章正文

应急灯电路原理图(应急灯充电电路/移相触发无极调光灯电路/照明灯关灯自动延时熄灭电路)

接线图 2023年09月27日 20:59 161 admin

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包含智能控制器和可变电抗器,智能控制器主要负责对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计算处理,而可变电抗器主要负责接受控制系统的指令,实施控制程序。

一、应急灯充电电路

应急灯电路原理图(应急灯充电电路/移相触发无极调光灯电路/照明灯关灯自动延时熄灭电路)  第1张

在供电正常时,J2(聚电器)得电吸合,其动触点与“N/O(常开点)”接通,后备蓄电池正端与IC1的反相端相联。IC1(LM308)和D5、D6组成电压比较器,参考电压由D5、D6决定。

这里用一个硅二极管(D5)和一个6.2V的稳压二极管(D6)组成6.9V的参考电压,对充电压电压进行监控。当IC1的2脚输入电压(既蓄电池电压)低于6.9V时,IC1的6脚输出高电平,T1导通,J1(聚电器)得电,其动触点与“N/O(常开点)”接通,电源电压通过R2对蓄电池充电,同时LED2点亮为充电指示。改变R2阻值可调整充电电流。随着充电时间增加,IC1的2脚电压逐渐增加,当电压大于参考电压6.9V时,IC1的6脚输出低电平,T1截止,J1(聚电器)失电,断开充电回路,实现自动充电保护功能。

当停电时,J2(聚电器)失去电源,其动触点与“N/C(常闭点)”接通,蓄电池通过S1对应急灯电路供电,实现停电时自动切换功能。S1在这里用来手动切断应急灯电路部分。由IC2(NE555)、T2、T3、T4、X2等组成应急灯电路。IC2组成50Hz信号发生器,由IC2的3脚输出50Hz信号,经T2反相、放大分别驱动由T3、T4、X2组成的推挽电路,在X2的高压侧感应出220V的交流电,使日光灯管点亮。这里的X2可以直接使用次级为4.5伏、初级为220V的成品电源变压器,功率试日光灯管的功率而定。使用时,注意T3、T4应加散热器。

二、移相触发无极调光灯电路

应急灯电路原理图(应急灯充电电路/移相触发无极调光灯电路/照明灯关灯自动延时熄灭电路)  第2张

工作原理: R1、RP、C、R2和ⅤD组成移相触发电路,在交流电压的每个半周期,220v交流电源经过R1、RP向C充电,电容C两端电压上升,当C两端电压升高到大于双向触发二极管ⅤD的阻断值时,VD和双向晶闸管(可控硅)Ⅴ才相续导通,然后Ⅴ在交流电压零点时截止。

三、照明灯关灯自动延时熄灭电路

应急灯电路原理图(应急灯充电电路/移相触发无极调光灯电路/照明灯关灯自动延时熄灭电路)  第3张

在电路原理图中,K为照明灯的原控制开关,当K闭合后,该延时电路不工作,照明灯正常点亮。当开关K关断后,开关上的电压经D1、R1向电容C1充电。由于R1阻值很大,电容两端电压从0V开始缓慢上升,在从0V上升到0.7V这段时间里,三极管由于得不到基极偏流处于截止状态。因而电阻R3、R4可以给可控硅SCR提供正常的触发电压,使可控硅处于导通状态,电灯处于半波工作状态(采用的单向可控硅)比正常亮度弱以表示延时电路正在工作。

经过数十秒后,当电容C1两端的电压被充至0.7V时,三极管由于得到基极偏流由截止转为导通状态,将可控硅SCR的触发电流旁路,可控硅随之关断,照明灯熄灭。此时,虚线框内的延时电路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只有在开关K被再次闭合后电灯才会点亮。所以从电路分析可得,本电路在等候状态的电流消耗为三极管处于饱和导通状态的电流消耗,即R3通过的电流大小(R1、R2支路也有电流通过即三极管的基极偏置电流,但极微)。所以在选取R3阻值时以能触发可控硅即可。

关闭电灯后的延时时间由电阻R1、电容C1的取值来确定,这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确定。单向可控硅SCR选用 MCR100-8 时白炽灯的功率不大于100W。二极管D1选用1N4007,三极管选用C1815。电阻均为1/8W碳膜电阻。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标签: 传感器 继电器 控制器 应急灯

发表评论

接线图网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桂ICP备2022002688号-2 接线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作者QQ:360888349